- 牛黄又名丑宝的缘由 2017-05-15 点击:37 评论:0
- 中医行医的招牌――葫芦 2017-05-15 点击:41 评论:0
- 一味黄土救太子 2017-05-15 点击:33 评论:0
- “贵人难医”之说 2017-05-12 点击:30 评论:0
- 中医“免疫”思想的由来 2017-05-12 点击:32 评论:0
- 神断预后 2017-05-12 点击:36 评论:0
- 《黄帝内经》的由来 2017-05-12 点击:37 评论:0
- 粢饭团治“怪病” 2017-05-12 点击:38 评论:0
- “茵陈”的由来 2017-05-12 点击:37 评论:0
- 药王邳彤医母病 2017-05-11 点击:33 评论:0
扁鹊在渤海一带行医(今河北任丘)。一日,他正从药罐中取出炮制好的青礞石,准备研末为一位名叫阳文的邻居治疗中风偏瘫。这时,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,扁鹊问其究竟,原来是阳文家中养的一头十几...
古时候的行医者无论走到里,身上都背着个葫芦。葫芦作为行医的招牌,据传这还有个来历呢! 东汉时期,有个叫费长房的人见一老翁在街上卖药,凡吃过他的药的病人,立即见效,药到病除。费长房...
钱乙做过一段时间的翰林医官。一天,宋神宗的皇太子突然生病,请了不少名医诊治,毫无起色,病情越来越重,最后开始抽筋。皇帝见状十分着急。 这时,有人向皇帝推荐钱乙。于是,钱乙被召进宫...
东汉年间,宫廷御医郭玉的医术高超,经常受到皇帝的嘉奖。郭玉虽身为御医,但见贫苦百姓前来求治,他从不拒绝,而且疗效极好。但令人不解的是,当他为宫中的达官贵人治病时效果反而欠佳。皇帝感...
我国医学历史上,很早就有“免疫”的思想,这就是“以毒攻毒”的治病方法。我国最古的医学著作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到,治病要用“毒药”,药没有“毒”性就治不了病。然而,有趣的是,最早把这种免...
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被人们称为中医的 “医圣”。他预言王仲宣生死的故事,可谓神奇。一次张仲景偶遇王仲宣,那时王仲宣只有二十岁出头,张仲景对他说:“你有病,到四十岁时眉毛脱落,半年后就将...
《黄帝内经》是我国古典医籍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,在整个中医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。该书中阐述的理论,一直以来指导着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,是学习中医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读物,也是现代中...
江苏出了一名医,名叫叶桂,他出身于医生世家,自幼勤奋好学,且先后拜了十七位名医为师,广取各家之长,自成一身,成为中医温病学的奠基人。 话说某年盛夏的一天,叶桂被南京以铁公鸡著名的...
华佗给一黄痨病人治病,苦无良药,无法治愈。过了一段时间,华佗发现病人突然好了,急忙问他吃了什么药?他说吃了一种绿茵茵的野草。华佗一看是青蒿,便到地里采集了一些,给其他黄痨病人试服,...
邳彤离家后,母亲得了重病,百医无效。捎信给邳彤,邳彤在南方的病人很多,又离不开。母亲病中又十分思念邳彤,哥哥邳祝只好带母亲去南方。邳彤见到母亲后,赶紧为母亲诊治,依然不见好转,只好...